科极网 - 鲜活的科技创新资讯传播平台,一个关注互联网前沿信息的综合媒体 2025年11月15日,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从政策风口到产业共振,醇氢电动书写的中国能源新范式

来源:互联网

在“双碳”战略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正加速融合,成为推动能源变革的核心动力。当“十五五”规划的蓝图将“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擘画为明确目标,一条兼具中国特色与全球视野的路径——醇氢电动液态新能源,正凭借技术与生态的双轮驱动,从政策支持与产业实践中脱颖而出,为构建新能源体系提供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

顶层设计的导向性,是产业爆发的第一推动力。不久前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美丽中国”建设设定了清晰的时间表,其中“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建成”是核心目标之一。无独有偶,国家发改委最新印发的《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明确提出支持绿色甲醇生产项目,这意味着绿色甲醇项目可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的直接资金支持,将显著降低项目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性。

合力之下,醇氢电动路径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董事长周建群表示“醇氢电动作为液态能源,具有比纯电动、氢燃料等传统能源技术更加突出、显著的优势,是最适合中国国情,最有利于国家能源自主的能源形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已密集出台超过70项支持醇氢汽车推广的政策文件。《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首次在中央层面系统部署绿色转型,并将甲醇加注纳入绿色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一套涵盖顶层设计、财税支持、基础设施与终端应用的政策组合拳正在形成,醇氢电动产业的发展风口已然到来。当前,投入运营的醇氢电动车辆超5万台,是氢燃料车的两倍,累计行驶里程超230亿公里。

风口浩荡,产业的先行者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技术突破,而是转向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生态体系。在这一领域,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通过技术与生态双轮驱动推进的醇氢电动产业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样本。

依托吉利在甲醇领域耕耘超20年的成果,远程打造的醇氢电动技术路线充分发挥了甲醇液体能源能量密度高、储运成本低、补能便捷、安全可靠等优势,满足商用车全场景、全工况需求,同时兼顾环保性、安全性、经济性与可持续性。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预测,到2040年,混合动力商用车占传统能源商用车新车销量超65%,低碳零碳商用车渗透率超15%。通过在全国的应用,醇氢电动技术已获得充分的验证和认可,为商用车领域新能源转型提供了一条更具示范性的指引路线。

扎实的技术路径,为生态产业的规模化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远程醇氢电动产业生态基于“1.2.3.3”生态战略,以醇氢电动产品为核心,围绕资本与产品市场双轮驱动,甲醇制备、甲醇加注、醇氢动力三位一体协同发展,能源开发零碳甲醇三步走。这套打法,超越了传统的“造车-卖车”逻辑,将主机厂打造为全产业协同者,也获得了更多上下游的战略协同。目前,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中远海运、上港集团、博世、采埃孚、潍柴、玉柴、康明斯等诸多国内外领先企业纷纷加入醇氢电动的探索应用中来,产业生态应用前景愈发开阔。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下,醇氢电动所引发的深刻变革不只是一个关于能源替代的技术故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走向深度融合。在“十五五”政策的强力牵引下,醇氢电动这条更具中国特色的能源路径,正从试点走向普及,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转型,提供一个可落地、可复制、充满活力的新范式。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科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